了解醫(yī)院最新資訊
春來薺菜香
春天,如果你沒能吃上至少一次薺菜,那實在是遺憾呢。
在北方,農歷的二三月,是野生薺菜生長旺季,尤其清明前后,田野、路邊、山腳,隨處可見。它不擇土壤,其貌不揚,羽毛狀的葉片匍匐于地,灰頭土臉的,和鉆出地皮的野蒿、蒲公英混在一起,讓不識者難以分辨。早春,常有人提著大大的袋子到田野里挖薺菜,土質松軟的樹下,或是還未翻耕的農田,是薺菜最喜之地,這樣地界長出的薺菜細嫩,很有菜的模樣。
但薺菜的喜人不在這里,而是它見水后的樣子。采來的薺菜擇洗完畢,不似苦荬菜那樣可以直接入口,而是需用開水焯一下,撈出,放清水里冷卻后才能食用??窗?,經過熱水翻滾了的薺菜,轉眼嫫母變西施,成了出水芙蓉,碧綠碧綠的,似翠,如玉,那綠純粹、干凈、清透、誘人。這時的薺菜怎么吃怎么好,涼拌、做湯、做餡,都是少有的美味。尤其做餡,那香清清的,淡淡的,有田野自然之清氣回旋齒間,說不清,道不明,沒有任何一種菜堪比。
薺菜富含多種有益成分,不僅老百姓喜歡,歷代王公貴族們也爭相品嘗,更有蘇軾“天然之珍,雖小甘于五味,而有味外之美”的贊譽,其特殊的芳香深得蘇子之心。
每年春天,二姐都要拉著我走向田野,挖薺菜于她是雷打不動的儀式。春起的薺菜最為鮮嫩,待薺菜開出米粒似的小白花后就老了,一般就沒人再去采食了。但二姐依然去采,鮮嫩的,二姐焯水,攥團,放冰箱里冷凍著,從春吃到冬。開了花的,二姐擇凈曬干裝枕頭,祛火安眠。薺菜早被李時珍記入《本草綱目》,民間也多有偏方。想來二姐是深諳薺菜功效的吧。多年前,二姐夫中風留下后遺癥,幾次都是二姐把他從死亡線上拉回。二人年輕時感情并不好,經歷歲月風霜后,竟懂得了相惜相攜。二姐每天為二姐夫按摩,自創(chuàng)的一套手法連按摩師傅都感佩。枕著二姐年年更換的薺菜花芯枕頭,二姐夫望向二姐的目光溫柔又踏實。
也許,世事就是這樣,最可貴的也最日常,就像薺菜,沉寂了一冬,把最醇美的芳華奉獻大地時也是不聲不響、毫不起眼的。識得的,自然懂;漠視的,便也錯失了一種美好。
曾看到過著名作家王祥夫的一篇文字,說的是他吃薺菜包子,大呼其美味,但他沒見過真正的薺菜長什么樣,便四處問詢。我在心里真是替他、也替薺菜,感到遺憾。王祥夫是作家,也是畫家,如果他見了薺菜的平凡樣貌,是否會為這人間珍饈而一付丹青,也說不定呢。
想起去年夏天,和朋友去密云古北水鎮(zhèn)游玩,中午去一農家院吃飯時,竟碰到了兒時的玩伴聾丫。相隔三十幾年,我和聾丫幾乎喜極而泣了。聾丫因幼時生病高燒,致使耳朵半聾,沒能上學。有年春天,我倆一起去河邊挖野菜,因為一棵薺菜到底是誰先發(fā)現的,而打了起來。饑饉的年月里,我們因一株弱小的薺菜而大打出手。最后,薺菜被撕扯粉碎而隨流水漂走,我和聾丫也好長時間互不理睬。后來,我上了大學,二十歲不到的聾丫被父母嫁進了長城腳下的山里。丈夫是健全的,只因家窮才娶了聾丫。沒想到,數十年后,天翻地覆,這里整體搬遷,昔日窮山溝,一下子變身為享譽京畿的古北水鎮(zhèn)。聾丫家享受到了優(yōu)惠政策,開起了農家院。如今的聾丫二層小樓住著,兒女雙全,孫子都會地上跑了。說起兒時趣事,聾丫也笑得開心。大聲說笑間,她讓服務員上了一份涼拌薺菜,又親自下廚做了一份純正的薺菜餡包子,直吃得我眼睛濕潤。
聾丫懂得薺菜品性,她說涼拌和做餡最能吃出薺菜原味,許多人做餡喜歡放肉,其實不對,薺菜最好全素,佐料也只姜蒜就夠了,如果非要放肉,也是豬肉,只一點點,千萬不要多,提味足矣。
薺菜春天生長,夏季還能吃到,難得。不是貴客,聾丫斷不會割愛。看著聾丫,想起小時候用來果腹的薺菜被她吃出了如此門道,不禁感慨。日子閑適富足了,才會有更加細膩的心思吧。把薺菜還原成薺菜原本的味道,不偏不倚,不濃不淡,是至味,也是對薺菜的一種體恤。
時至今日,那薺菜的清香還在舌尖、心底婉轉回旋,一直未曾淡去。
(來源:北京日報 王也丹)
妙味的宣紙
很難想象,從未接觸過的宣紙,竟能如此牽動我的情思。
皖南山水間,秋色迷離中,在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”的那泓水邊,我結識了宣紙。于是,我進入她的世界,她融匯于我的夢中。
一襲藍底白花,兩袖烏溪清芬。披著江南的和風,甩著楚女的纖手,斜掛吳越印記的斗篷,她從盛唐的皖山徽水、丹霞薄暮中款款走來,如自身般輕盈飄逸……不是我非要把她想象成什么,而是想起宣紙,腦際就閃現這個畫面。
在青弋江畔、烏溪水邊,小嶺檀林、沙土稻田,我試圖捕捉她的身影,尋覓她的蹤跡,素描她的容顏,理清“她和他”的關系,把故事還原到那過往的歷史時空。
其實,我所追尋的答案已經明了。她的出現,何以為世界獨一無二的中國書畫承載起獨一無二的齊天書案,為中國絕無僅有的狂草書法、潑墨山水鋪排開絕無僅有的無際畫廊,那已經不再重要。重要的是,宣紙原本就是為中國書畫而生。沒有前者就沒有后者的汪洋恣肆,沒有后者就沒有前者的獨步輝煌。這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“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”把她們雙雙列入、一體對待就看得出來。
這樣的絕配天下無雙,如此的設計唯有天成!
宣紙因其“質地綿韌、光而不滑、潔白稠密、紋理純凈、搓折無損、不蛀不腐、潤墨性強、韻感萬變”的獨特稟賦,成為古往今來中國書畫家們的最愛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
你看,鋪開宣紙,勾勒、上墨、補筆;點色、墨破色或者色破墨、潑墨;焦墨宿墨理層次,鋪水亮墨提精神……不大功夫,一幅典型的山水畫便在國畫大師的案頭山隱水動,云行鳥藏。其中的墨分五色,洇隨意至,虛實濃淡,氤氳自生,實在妙不可言。
這就是宣紙國畫,也只能是宣紙國畫!當然,行書狂草、古隸大篆之于宣紙更是生死絕配,命運搭檔,不可能由其它什么紙張?zhí)娲?/p>
再打量宣紙本身,從她出生、成長、成名、走紅,每一個節(jié)點都顯現濃淡相宜的典雅,每一個轉身都迸發(fā)無色無艷的華麗,掩飾不住一種質樸的美,綿柔的韌,清越的秀,成熟的韻,內斂的慧,持守的醇!
難怪郭沫若對她不吝褒詞:“宣紙是中國勞動人民所發(fā)明的藝術創(chuàng)作,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他便無從表達藝術的妙味。”國畫大師劉海粟更是贊譽有加:“紙壽千年,墨韻萬變。”
藝術的妙味,妙味的藝術。千年紙壽,萬變墨韻。能入泰斗大師的法眼,能啟風流文豪的金口,宣紙的奇妙可見一斑。要說宣紙的妙味,首先在破蛹成蝶的過程。
顯然是沾了黃山、九華山的秀氣,得了巢湖、太平湖的靈氣,涇縣宣紙一出生就美妙可人,不同凡響。雖然誕生在遙遠唐代,成長于偏僻涇縣,經歷了上千年歲月,但對于獨占天時地利、絕活秘笈的宣紙來說,依然花信尚存,青春不衰。
地理地質、緯度濕度的恰到好處,使涇縣烏溪當地的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,纖維柔韌綿密,質地純正,遠遠優(yōu)于他地。這恰恰是宣紙必需的、獨特的制漿材料。而當地的兩股山泉——一股偏堿、一股偏酸,為宣紙制漿時需要偏堿、撈紙時依賴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處的保障。移作他地,無此水源,換在他鄉(xiāng),無此便當。事情就這么奇妙!
那天,在烏溪秋染多彩的山中,幾座白雪皚皚的山嶺突然撞入眼簾,猶如鉆石鑲嵌于翡翠斑斕之中,異常亮麗,格外醒目。行至近前才弄明白,這是宣紙的燎皮、燎草攤曬基地之一。
從原料開始,選、撿、蒸、煮、漚、浸、扯、曬,清除青檀樹皮、沙田稻草的無用雜質,存留纖維精華,在這樣的攤曬基地至少一年的不停翻覆,風吹日曬,雨淋雪凍,自然漂白,再經過蒸煮、碓搗、切碎、踩洗、過濾、打漿,然后再經攪拌、加藥的調漿,經過工人用簾床、紙簾節(jié)奏適度的撈濾,悉心呵護的烤曬,剪裁果決的修邊,縝密細致的封包,便成了成品宣紙。
成品宣紙看似單調,其實精彩紛呈。按加工方法分為原紙和加工紙;按紙張洇墨程度分為生宣、半熟宣和熟宣;按原料配比分為棉料、凈皮、特種凈皮;規(guī)格按大小有四尺、五尺、六尺、尺八屏、七尺金榜、八尺匹、丈二、丈六、二丈、三丈三;按絲路有單絲路、雙絲路、羅紋、龜紋等。對生宣進行特種技術再加工,便成了蠟宣、礬宣、色宣、色礬宣等多樣熟宣。若書法、寫意宜用生宣,工筆作畫宜用熟宣……
破蛹成蝶的整個工藝非常耐讀耐看,妙趣橫生。全程古法,不事添加;完全手工,不借機械。盡顯一種古樸勞作,原始生產的畫面感,漫溢一種不同工具聲部搭配、節(jié)奏有板有眼的音樂感,一種親手制作稀世珍品、共同打造傳統(tǒng)經典的成就感,沁潤一種相互獨立又分工合作、上下搭配又自然流暢的程序美,一種肢體動作有張有弛、協調舒展的優(yōu)雅美,一種當下難得一見的悠閑從容、步調不緊不慢的散淡美。
這情景很可能就開始于那久遠的過去。那時坊東置坊,供奉蔡倫;開坑立槽,祭祀孔丹。匠人制紙,宛若祭拜神明,誠惶誠恐;猶如敬立圖騰,飽含虔誠。每一工序都認真執(zhí)著,盡心竭力。
這應該就是宣紙工人工匠精神的傳承、宣紙業(yè)者百年老店的傳統(tǒng)延續(xù)吧。在宣紙工坊,我看到,師傅們撈紙的步幅,抬腿投足,進退有據,難少半跬;曬紙的姿勢,舒展灑脫,錯落有致,不多一刷。匠人之于宣紙,猶如德人制車、瑞人造表、仁懷釀酒、宜興燒陶,循規(guī)蹈矩,精益求精,不敢有絲毫懈怠,半點偷工。于是有了宣紙傳至當今,一直不改質樸的脾性,穩(wěn)固的品質。
在曬紙車間,我對一位光著脊梁、穿著褲衩兒的刷紙工人說:“小伙子,你知道嗎?你是在用你這把刷子打磨人類的瑰寶,在用你的勞動創(chuàng)造繪畫的藝術,用你的汗水書寫文化的歷史。”
他用臂腕杠了杠額頭的汗珠,笑了笑:“哪有那么高的境界!我只知道咱得造好每一張宣紙,不能讓傳統(tǒng)手藝丟了,要對得起那些寫字兒畫畫兒的。”
也許,這位身材瘦朗、技術嫻熟的刷紙師傅,無意間道出了宣紙別樣的妙味:人與紙、紙與史之間的微妙關系,精彩互動。
(來源:人民日報 戴鵬)